成华东区医院马长春主任:当肿瘤突然降临,很多人会陷入困惑:“为什么偏偏是我?”现代医学从基因、环境等角度剖析肿瘤机制,而中医则更关注人体内外环境的整体失衡。两千年前的《黄帝内经》早已揭示:“积之所生,得寒乃生”,肿瘤并非偶然事件,而是多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。本文将从中医角度,带您探寻肿瘤背后的身体密码。

一、正气虚弱:癌毒滋生的“突破口”

中医将免疫力、自愈力统称为“正气”,如同守护城池的卫兵。《医宗必读》有言:“正气不足,而后邪气踞之”。现代人常见三种耗损正气的生活方式:

熬夜透支:子时(23:00-1:00)肝胆经当令,长期熬夜导致肝血不足,解毒功能下降

过度进补:盲目服用膏方、保健品,如同“往漏水的桶里灌水”,反而加重脾胃负担

久坐少动:气机郁滞影响三焦水道,毒素堆积形成“内涝”

临床发现,80%的肿瘤患者在确诊前存在持续3年以上的慢性疲劳,这正是正气逐渐溃败的警示信号。

中药风格的图片 (1).jpeg

二、情志郁结:癌细胞的“助燃剂”

《临证指南医案》记载:“郁则气滞,气滞久则化火”。情绪与肿瘤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尤为突出:

肝郁气滞型:常见于乳腺癌、甲状腺癌患者,多伴有经前乳房胀痛、善太息

心火亢盛型:与舌癌、口腔癌相关,常表现为长期失眠、舌尖红赤

忧思伤脾型:胃癌、胰腺癌患者多见,常有胃脘痞满、思虑过度

杭州某肿瘤专科医院的统计显示,确诊前2年内遭遇重大精神创伤(如丧偶、失业)的患者占比达42%,情绪波动导致免疫细胞活性降低30%-50%。

三、痰瘀互结:肿瘤形成的“混凝土”

中医将肿瘤归为“癥瘕积聚”,其核心病机是痰湿与瘀血的胶着:

饮食痰浊:嗜食烧烤、油炸食品,体内产生“痰火”,与结直肠癌、食道癌密切相关

寒凝血瘀:长期空调房工作、爱喝冷饮的女性,易出现子宫肌瘤、卵巢囊肿

湿热瘀毒:乙肝患者若酗酒熬夜,湿热毒邪蕴结肝胆,易发展为肝癌

现代影像学证实,恶性肿瘤病灶周围多存在“高凝状态”,与中医“血瘀证”高度吻合,活血化瘀中药可改善肿瘤微循环达60%。

建立“抗癌日记”,记录舌苔、睡眠变化,把握身体细微信号

成华东区医院马长春主任:肿瘤的发生如同种子遇到适宜的土壤、温度、湿度才会发芽。中医的智慧在于通过调节体质“改良土壤”,疏通气机“调节气候”,清除痰瘀“净化环境”。正如唐代孙思邈所言:“上医医未病之病”,与其追问“为什么是我”,不如从此刻开始,用中医的养生之道重建生命的内在秩序。